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于社会服务视角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张完连,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我国是在20 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第一批职业大学的,经过近二十几年的发

张完连,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我国是在20 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第一批职业大学的,经过近二十几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已初具规模。20 世纪末,由教育部发布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并将招生计划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例如,1998年至2014年,我国高职院校年招生数从43 万人增长到318.3 万人,在校学生从117 万人增长到973.6 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和学生数分别增长7.4 倍和8.3 倍。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2,236 所,其中普通高校1,731 所,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含民办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数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6.8%。2014年全国具备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共有1,321所(含民办学校)。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出现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是师资数量的增长幅度远远没有达到招生数量的增长,例如从1998年的生师比为11.62,而2014年初这一比例为17.53。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此次会议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形式和存在问题,决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来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开展现代学徒制。这种制度打破了原有高职院校自我招生、教授专业知识和学生自主择业的毕业即失业的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这无疑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在起步与发展方面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方面有相同之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企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有非常强烈的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之经验,发展高职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一线岗位,如生产、管理、经营方面的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还要具有较强的知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技能人才。正因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所具有的特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操作和教育引领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和引导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还应训导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其教师在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技能现状分析(一)教师招聘渠道分析。自21 世纪初,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师资匮乏,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几年内大量招聘新教师充实到教室队伍中。据相关统计,高职院校教师招聘途径主要是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直接录用,占67%。此外,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调入的占10%,其余的是从企业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中高职称人员中选拨而来。可见,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主要来源。这种招聘渠道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多数不是从师范类院校毕业,其在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经验严重不足,无法适应专业教学。二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在上岗前缺少系统的岗前培训,组织教学的能力较差,角色转换滞后。按照教育部要求,所有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但培训内容仅限于职业道德和教育法规等内容,对于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并未纳入其中。一部分教师即便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但不知道如何把握课堂教学内容重难点等,这样其教学效果与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企、事业单位招聘的教师同样也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学技能的培训,其教学能力也不强。(二)企业兼职教师方面分析。自2004年开始,教育部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进行评估,其中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要求学校的兼职教师数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的20%,这是高职教育的特点所要求的。但有一部分院校为通过评估,就与一部分校企合作企业签订协议,要求企业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管理人员到校任教。这些人员虽然具备丰富的工作技能,但没有受过专门的、系统的教师岗前专业培训,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等课程内容编排和组织教学方面不能适应学校的相关要求,不能有效地运用和发挥其专长。此外,缺少对兼职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监测和教学考核的方法和制度,无法实现对其必要的监管,兼职教师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教师能力素质分析。非专业化和非职业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所具有的典型特征,这导致其整体素质无法更好地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教学内容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要具有“双师型”,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又要具有很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种导向在教学方式上要求高职教师教、学、做一体化,不断挖掘教学空间,车间、商场等生产一线就是课堂,这又要求高职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方式驾驭的能力和社会沟通协调能力。“就业导向”对高职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应以实践性和操作性为主。授业解惑的教师就更应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但高职院校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与高职教学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另外,高职院校师资的培养起步较迟,到1989年,全国只建有14 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培养专业教师。目前高职院校具有较好教育理论背景的专业教师只占全部教师的25%左右。(四)教师职业生涯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办学历史不长,但发展势头迅猛,存在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客观原因,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与策略等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职业生涯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职业教师都被认为是教师队伍中层次较低的群体,这种观念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和职业发展的积极性。他们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工作,对现代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并没有经常去学习,现代教育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对学生只“教”不“育”,思想落后,缺乏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没做到真正的思想转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高职教师的知识理论水平和整体知识结构还停步不前,从而也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三、以社会服务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一)社会服务功能——以高职教师的“知识理论”换取企业的“实践经验”。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应主要围绕企业在技术研发、组织变革、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具体在技术服务方面,主要是解决企业生产、运作和管理一线的技术难题,参与企业新技术改造和应用,新产品研制等;在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参与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改进与优化、市场调查、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和营销策划等。通过这些服务使其在原有工作经验能力基础上,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有较大的提升。为此,教育部、财政部把“社会服务领先”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入选的主要条件。(二)社会服务平台——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站。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选择一些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小微企业,经济效益较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选派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的各类专业教师,轮流定期到企业去系统地学习企业一线的经营管理方法,实际参与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如接受企业委托的课题研究、技术研发等服务项目,搭建一个可以将教师已有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业务融合的平台。目前,国内一些高校所实施的“一师一企”、“双聘双挂”制度与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站方法类似,也是鼓励教师积极赴企业实践锻炼,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更新知识结构,获取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注重“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三)社会服务管理——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动力来源于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这是社会服务工作能否真正提升其教学能力的关键。因此,管理部门需要制订与明确专业教师社会服务工作计划,其中包括实现的目标、考核指标内容与材料要求。具体包括社会服务任务书、企业考勤记录、工作日志、企业鉴定意见、成果图片资料佐证材料等,重点考核取得的服务成果、成果获奖、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效益等,同时加强过程监控管理与考核验收管理环节切实提高实效性。通过社会服务考核结果科学运用建立激励机制。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等制度亟需改革,这方面应借鉴欧美等职教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应将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果作为职称评审、“双师型”评聘、推先评优、国内外进修培训访学选派、名师培养和绩效收入分配等的重要参考依据,这能极大地激发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参考文献】[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 号)[Z].2010[2]林金良. 从学校管理视野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3]张君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发展途径探讨[J].职教论坛,2008[4]刘红委.高职企业教师流动站管理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5]石望东.建设职业化的高职教师队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6]高文.论高职教师专业成长与研究型教师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

文章来源:《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ahwszyjsxyxb.cn/qikandaodu/2021/0718/1244.html



上一篇:理性看待教师转岗当保安
下一篇:立足三农换思想勇于改革求发展满城职教中心以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 |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版面费 |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